酒店噪声治理需针对 客房隔声、设备降噪、公共区域音质 三大核心问题,结合声学设计与工程措施,确保符合《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》(GB 501182010)。以下是关键治理策略:
1. 客房隔声
墙体/楼板:
采用双层石膏板+轻钢龙骨(内填岩棉,STC≥55),或混凝土墙+弹性隔声涂料。
浮筑地板(减振垫+混凝土面层,撞击声改善量ΔLw≥20dB)。
门窗:
三层夹胶玻璃窗(6+1.52PVB+6,Rw≥42dB)+ 自动门底密封条。
2. 设备降噪
暖通系统:
风机盘管加装弹簧减振器,风管采用消声器(插入损失≥15dB)。
电梯/水泵:
弹性基础(橡胶隔振垫)+ 柔性管道连接,阻断结构传声。
3. 公共区域声学优化
大堂/餐厅:吸声吊顶(NRC≥0.9)控制混响时间(≤1.2秒)。
宴会厅:可变吸声结构(如旋转吸声板)适配不同活动需求。
4. 特殊措施
临街客房:升级为通风隔声窗(通风量≥30m³/h·人)。
相邻客房:墙体嵌入隔音毡(如2mm沥青基),减少串音。
效果:治理后客房噪声≤35dB(夜间),达到五星级酒店静音标准(如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GB/T 50378)。典型案例如上海静安瑞吉酒店,通过综合治理将客房噪声从48dB降至30dB。